中国矿产资源,利用不合理应该有哪些改进措施
1、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防治环境污染。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提高矿山设备的技术含量,引进高技术、高精度的矿产勘探开采设备,提到矿产资源的发开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规体系。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或破坏。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加大对矿山科技进步的投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3、身边的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现象,是有的,比如说,煤矿的开发过度,致使塌方。
4、建立绿色技术体系,针对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尾矿再利用技术,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课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5、过去那种“有水快流”、放任开采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矿产资源管理的要求。严峻的形势,惨痛的教训,矿业经济如何发展,已到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时候,循环经济已成为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是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
矿产资源开采的利与弊
1、弊: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且破坏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国来说,土地资源异常紧张,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农业用地的紧张问题,甚至出现居民用地的减少。
2、开发矿产资源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区域工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引发塌陷地震;露天采矿需要大面积剥离地表土层,导致植被破坏;废弃矿石堆积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
3、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建立大型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吸引生产力聚焦,甚至促成新的城镇化。另一方面,一种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关配套资源,资源相对集中,也有利于相关资源的开发。不利的一面,许多产业采用资源产地指向原则布局,离传统市场远,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
4、减少对耕地的破坏,节约成本。对矿产资源贫乏的地区造成购买价格的提高。
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又叫矿物资源,是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另外,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可经济开采的固态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壳之中,具有特定的地质特性和经济价值。矿产资源形成于地球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包括金属、非金属、燃料等多种类型。这些资源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被人类用于工业、能源、建筑等多个领域。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我国已探明的金属矿产种类多达54种,其中包括:铁矿: 具备重要工业价值的基础金属。锰矿: 对钢铁和电池行业至关重要。铬矿: 主要用于不锈钢和合金制造。钛矿: 被誉为“未来金属”,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钒矿: 对电池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区域矿产资源现状及特点
西北地区总体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尽管大型以上矿床相对较少(只占矿床总数的189%),中小型矿床居多,且富矿少,贫矿多。但是共生伴生矿床较多,单一矿床较少。例如,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具有可综合利用的组分多达20多种。
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其形成速度极为缓慢,无法在人类的生命周期内再生。区域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成矿条件、地层岩性和成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贫矿多、富矿少:我国矿产资源中,贫矿占比较大,富矿较少,这给开发利用带来了难度和成本上的挑战。 共伴生矿多:许多矿产资源是共伴生矿,如铜矿、铅矿等,这给开发利用和资源回收带来了困难。
从目前的地质勘查成果看,研究区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1) 东西部不平衡,南北部差异大。区内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东西部不平衡,南北部差异大的特点。
矿产资源形势
1、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分析是指根据各国有关管理机构和国际相关组织提供的统计信息,对全球矿产资源储备形势以及矿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等情况予以分析,并对市场贸易前景、未来供需形势以及世界矿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相应预测,目的是为国家实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2、基本判断: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时期,矿产资源形势呈现“供需内紧外缓,价格高位振荡,国际竞争激烈,找矿任务艰巨”局面。
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矿产 171 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 153 种,在世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 产量居第一位) ; 硫铁矿和磷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