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介绍
1、“三步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三步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是美国USGS目前推荐使用的一种未发现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方法,它在1975年就开始探索(Nokleberg,2002),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体系,并在美国本土矿产资源评价中作为标准方法得到使用。我国学者赵鹏大等(1994)较早介绍了该方法。
2、研究区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星罗棋布,且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的成矿特征,但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投入的矿产勘查评价工作较少,探明的铜资源量十分有限。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具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的铜矿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些矿床类型已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
3、矿产资源潜力评价(assess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potential)是对一个较大地区,如一个国家或一个省的某种或某些矿产可能蕴藏的资源数量进行估计并对其近、中、长期供应保证程度做出评价的工作。
矿业权评估常用方法
该方法是根据勘查程度低的探矿权的特点,按照成本和效用的原则设计的一种评估方法。基本原理是,某些低勘查程度的探矿权的价值可以表示为经过效用系数修正的勘查成本现值。该方法适用于只投入了零星工程进行地表或浅部揭露的预查阶段探矿权评估,或经较系统勘查工作后找矿前景仍不确定的探矿权评估。
对于小型采矿权,评估需特别留意适用条件。成本法,如勘查成本效用法,需要综合考虑勘查工作成本和购买成本。市场法的应用则需关注评估取价的依据,以及矿业权评估如何与企业总资产和负债相互影响。收益法中,资源储量和年开采量是决定因素,而对于亏损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和成本法中的成本细节处理尤为关键。
在矿业权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资源评估法: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质量等进行评估,基于地质勘探数据和采样分析结果,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市场比较法:通过对比类似矿业项目的交易数据和市场行情,确定矿业权的价值。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选区投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分为三级(最高风险得分为9)。风险水平低,0~3分;风险水平一般,4~6分;风险水平显著,7~9分(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各个国家的信用风险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重要性、差异性、独立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严格分析和筛选影响投资目标国的各项区位因素,参考借鉴现有研究成果,针对目标国区位因素内容建立以下评价体系(表3)。
表11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1)资源条件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源因素的不确定性给矿业项目投资带来的风险。因为矿床储量与矿石品位、技术条件、矿石可选性等的变化会导致矿产品的产量和采选成本的变化,所以在矿业项目投资中,一旦发生资源条件风险则会产生极大的损失。具体包括如下指标。
在评价各个国家的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得分时,本书采用的模型是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Z为各个国家各因素最后综合评价得分值;Wi为各个指标因素权重;ηi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根据上述评价过程,得出我国周边主要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指标综合得分(表6)。
负面因素分析法,投资障碍分析法。负面因素分析法:从负面因素来评价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使投资环境的评估出现新的视角,使分析更加全面、准确。投资障碍分析法:投资障碍分析法评价投资环境的优劣主要从投资的障碍、风险、成本、代价等因素,是上面各种正面分析法的反向工程。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4
1、该矿带向西延入玻利维亚境内,原始分布面积达1000km2,时代属元古代,是一种未经变质的铁锰矿层,共有7个含矿层位,估算含有品位50%以上的铁矿石100亿吨,含MnO240%以上的锰矿石1亿吨,但地处边远,矿石含磷较高,偏碱性,给开发带来一定困难。
2、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成矿系列,可将该成矿带划分为8个矿化区。其中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化区有如下3个矿化区。 代县滩上金、银、钼、多金属矿化区(190 km2) 区内分布地层为新太古界五台群及古元古界滹沱群。
3、据地质学家估计,玻利维亚近60%的土地有成矿潜力,但已取得矿权的土地面积约1200万公顷,仅占9%;还有许多诸如东部丛林区那样从未进行过勘查的地区。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玻利维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锡、锑、钨、铁、金、银、铅、锌、铜、钼、铋、锂、硼等。
4、成矿控制因素 石炭纪裂谷环境,裂谷盆地沉降同时有张性断裂及裂隙产生,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火山—潜火山岩。 地质因素 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的碳酸盐岩与华力西中期石英二长斑岩岩体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是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矽卡岩分布与接触带基本一致,宽200~300m,长大于2km,呈东西向带状展布。
矿产资源内生经济评价———禀赋获利能力
1、矿产资源内生经济性是资源开采获利能力的必要条件,即确认资源禀赋获利能力是资源经济评价的首要任务。矿产资源外部经济性是资源开采获利能力的充分条件,即只有在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条件下,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成果才是可以利用的。
2、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步研究阶段、概略研究阶段、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矿产资源工业开发的经济性和风险性进行初步评价。概略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矿产资源的内生经济性即资源禀赋的获利能力及外部经济性进行定性分析和研究。
3、矿产资源概略研究,是指用地质勘查阶段所获得的地质信息对资源的禀赋收益能力所进行的评价。即以内生经济性为主,外部经济性为辅的评价。评价的最主要成果是获得原地储量。